無謂的盛宴   作者:米蘭.昆德拉

目前顯示的是「《無謂的盛宴》.jpg」

【新書簡介】

點出最嚴肅的問題,同時卻不使用任何嚴肅的句子。被當代世界的實相所魅惑,同時卻避開寫實主義。這就是《無謂的盛宴》。

我們可以將本書視為米蘭‧昆德拉所有作品之集大成,荒誕的總結與尾聲,對我們這個滑稽的時代發笑,因為這個時代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幽默感。還能說什麼呢?再無話可說。讀吧!

心得:

故事一開始亞瀾在走在巴黎的街上,發現女孩們穿著會使她們露出肚臍。他發現女生的誘惑裡也可以是在身體中心的小圓洞。

但是誰會沉思有關肚臍的問題?

後來發現原來是關於他母親。他母親在離開他之前摸了他的肚臍。是因為他母親根本就不應該生下他。他時不時就就會在腦中想像他與母親的對話。

他母親說:「你看看你的周圍:你所看到的每一個人,沒有一個是自願來到這裡的。當然,我剛才說的是所有事實當中最平常不過的事實。因為它這麼平常,又這麼根本,所以大家事而不見,聽而不聞了。」

或著亞瀾的母親是正確的,有時我們知道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我們能做的事就只有不把它當成一回事。

他們幾個人聚在一起,談起了史達林,其中一個角色在對話中凜然醒悟──其實他們並不是在同樣一個平面上談論史達林。現實中,三人在同一個時空中你來我往說話,是個假象。關於史達林,比較真實的畫面,應該是三個人在各自的高塔上,隔空呼喊。

為什麼如此?因為三個人年紀不同,各自從自己的年代瞭望史達林,他們不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看到同樣的史達林。有人在史達林剛去世時出生,有人在史達林去世二十年後出生,有人在史達林去世三十多年後出生,他們和史達林隔著不同的時間距離,也就只能從自己的那個點上──那座時空的高塔上──回頭眺望史達林及其時代,然後將自己想像所見的,告訴處於另一座不同時空高塔上的人。

昆德拉會想出這樣的情節與評論,有其自身的感慨。史達林及蘇聯的集權主義曾經決定了他的生命,決定了他成為一個流亡巴黎的捷克作家的命運與身分,然而那一段過程,新一代的捷克人或巴黎人,都不可能再以和他同樣的方式來體驗、理解了。他發現自己孤獨地困拒在一個仍然和史達林如此接近的時空高塔上,而別人都離得很遠,愈來愈遠。

昆德拉提醒了我們:時間使得一個時代對不同年歲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最後哈蒙說了有關「無意義」的事:

無意義是存在的本質,無意義隨時與我們同在,就算沒有人想要看到它,它也會出現:在恐怖之中、在血腥鬥爭之中,在最不幸的厄運之中。要在這麼悲劇性的情況認出它,直呼其名,這經常需要一點勇氣。可是我們不只要認出它,還要去愛它,無意義,我們必須學習去愛它。呼吸這圍繞著我的無意義,它是智慧的鎖鑰,它是好心情的鎖鑰。

雖然有些事我們能不把它當成一回事,但是我們無法把「無意義」當成一回事。

 

【作者介紹】

 

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

曾榮獲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被譽為是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
皇冠已獲得米蘭昆德拉作品全集的授權,並根據昆德拉本人最新修訂的法文版重新翻譯,未來將陸續出齊新譯本。其作品全集包括:長篇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麥迪西獎』最佳外國文學作品獎)、《身分》(榮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玩笑》、《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